在实际当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一部分坏人,碰到借钱就是不还的老赖怎么办?所以我们要考虑这个生意有一定的容错能力,以防万一。预计这100当中会有2块收不回来,所以记账的时候就记贷款98块,负债90块,自己本金8块(这叫不谋胜先谋败)。这其中预计的2块就是拨备。到了年底隔壁老王出事了,有1块收不回来了(不良),正常贷款就是97。支出当中还要增加1块(信用减值),最后5-3-1=1块,就是净利润。

然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出:拨备/贷款=拨贷比,拨备/不良=拨备覆盖率,不良/贷款=不良率。这就是我们常看各种分析文章当中的各种指标。从中也可以看出拨贷比=拨备覆盖率✖️不良率。
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:
1、拨备是银行的预计损失,跟实际损失无关。拨备越高,银行的容错也就越高。就上面的例子来讲,银行也可以降低拨备,不做信用减值,得到2块的净利润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提信用减值的多少可以调节利润。
2、拨备过高会降低银行的净资产(本金变少),提高市净率(pb),变相提高净资产收益率。同样降低拨备也可以增加净资产,扩张资产负债表。
3、但受制于资本充足率,提高拨备并不容易。因此我认为更应该关注拨贷比而不是拨备覆盖率,不良贷款的下降可以快速提升拨备覆盖率。
4、拨备资金并没有被闲置或挪用,其本身就是银行资产的一部分,由于这种记账的方式没有记入资产负债表。